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“爱护森林”作为一种朴素的环保观念,经常被解读为“减少木材耗用、抑制木材消费”,并由此延伸出文艺作品中诸多隐含“伐木原罪”设定的情节。
“抑制木材消费”的观念与政策,会如何影响木业发展?
01 “光头强”的原罪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“爱护森林”作为一种朴素的环保观念,经常被解读为“减少木材耗用、抑制木材消费”,并由此延伸出文艺作品中诸多隐含“伐木原罪”设定的情节。
在公益广告层面,由于大众及传媒从业者对林业相关元素的复杂因果关系缺乏了解,出于“形象、简便、易行”的要求,“保护森林”的呼吁,主要被翻译为:少用木制品,少伐木。
下面几张公益海报较为典型:
上述公益海报作品,体现了传媒行业的一些常见技巧。
比如“通感”,将“伐木”与人类经验里的疼痛紧密连接;比如“隐喻”,暗示木制品的消费背后是树木的递减;最重要的,还是“构建对面信息“,将爱护森林的对立面,直观地定义为“限制木材采伐和消费”。
在这样长期将“保护森林”做简单化的解读,大众也逐渐养成了“伐木原罪”的内心情绪。
动画片《熊出没》中,未曾正面示人的“大森林伐木公司”李老板,是熊大熊二抗争的真正对手;李老板作为非法采伐的化身,还被赋予了贪婪等性格设定;创作者还展现了木材采伐危害野生动物的负面效应。
文学创作常常把人物的性格瑕疵与其社会角色作为一个整体去批判,各类文学作品中,“伐木”这一行为往往不这么正面。
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,我国现阶段存在着“抑制木材消费”的普遍观念,并形成了相应的消费和产业政策。譬如,曾经实施的“以钢代木”、“以塑代木”,现在仍然实施的实木地板消费税政策等。
02 “抑制消费”的利弊
那么问题来了,抑制木材消费的观念和政策,会产生怎样的利弊呢?
首先,减少木材耗用,对保护森林资源有一定积极作用,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更是如此。这是从“存量博弈”的逻辑能得出的简单结论。
1998年,面临生态环境的压力,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,国家果断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。那时,我们以巨大的木材供给缺口为代价,对天然林大量极速递减的趋势踩下了刹车,这为未来我们以绿色发展为宗旨,重塑木材贸易、制造的产业链,打下了基础性的规则框架。
减少木材耗用,在这个过程中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出现,减少了木材资源供给的压力。
第二,我们也不可否认,抑制木材消费,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,以及绿色材料革命的进度。抑制木材消费,同时也就是抑制了木材及木制品在产业和生活领域的正面效应。
随着人民对生活品质的强调,人类只有与木材相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“休”养与健康。因此,无论是以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,还是基于国民经济绿色转型的内在需要,国内木材需求均将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刚性增长态势,木材产业的内需市场潜力巨大。
我们应该看到,不论是与世界人均木材消费量相比,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都属于“木材低消费”国家。
哲学家康德说过,人本身即是目的,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当作工具。那么,一些网络文章及通俗文学所渲染的“人类活动在危害地球”的观点,则隐含着对人类在价值排序中地位的贬低。
事实上,人类需要拯救的是自己,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森林管理,实现“越采越多,越采越好,青山常在,永续利用”,尊重森林资源“可再生”的根本属性,用科学而旺盛的木材消费造福人类自己。
第三,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,过度抑制木材消费会带来木材产业的萎缩,并不利于维护好国内的木业的产业链安全与供应链安全。
现代产业经济学表明,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区域产业布局,促进产业结构升级。无论是创新型集群还是低成本型集群,都需要通过产业的体量扩充、业态裂变和收入增值来推动。抑制木材消费,也会抑制木材产业集群的发展,反过来让木材产业长期处于低端阶段。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,需求萎靡的国家常常处于产业链的低端,处于供应链中的弱势地位,这反过来影响该国木材安全。
(图片来源:拍信创意,侵删)
近日,北京林业大学田明华教授撰文《高质量发展、双循环新格局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探索》,其中指出,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需积极响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,加大对国内林产品市场开发利用力度,减少对国外木材资源和林产品市场的过度依赖,致力于构建双循环新格局。
03 “宣传”的局限
在中国制造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,我国木材及木制品行业也形成了“两头在外、大进大出”高度依赖国际资源、产品市场的基本格局。这是一个客观事实。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,适应“高质量发展、双循环新格局”的要求,从需求侧看,抑制消费不是一个好的策略,相反,“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市场需求,实现贸易转型升级以减少对低层次国际市场需求的依赖”才是科学的思路。
田明华教授在其文章中,给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提出的重要问题,则是:中国木质林产品加工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市场需求,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,提高全球竞争力,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?
笔者在阅读木业研究相关成果时也发现,很多专家提出了“中国应该大力宣传木文化”的观点,很多专家其实都发现了,“抑制木材消费”的传统和观念,是需要采取措施来扭转的。
笔者曾经系统研究过传播理论,并长期从事传播工作,站在传播学的角度,也不得不提出一种担忧:传统意义的木文化“宣传”,很难扭转被情感、伦理、故事、行为共同绑定的“抑制木材消费”的观念体系。
“传播”之所以能成为一门有着复杂谱系的学问,就在于“魔弹效应”常常失效。
“魔弹理论”把媒介对人的刺激看做是魔弹打入大脑,能迅速的被受众所接受,直接作用于受众。也有媒介理论家将媒介内容比作针筒,也将这种理论称为皮下注射理论。
对“魔弹理论”简明的阐释就是:我说了,受众就听;我“发射”一个观念,受众就会被“击中”;我“宣传”了,宣传地多了,社会观念就自然改变。
事实上,“宣传”一词,在传播学界,经常不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选择:忽视受众心理,仅仅立足于发声者的需求;“宣传者”仿佛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,受众只是被动接受宣传,而没有互动和选择;“宣传”的内容和口径经常是“预定”的,不会在传播过程中作出改变和调整。
传播是复杂的。
“接种免疫论”指出,完全正面、非常雄辩的传播,常常导致受众“抵御被劝服”,甚至强力反驳。简言之,就是“越说越不听,再说就反抗”。
事实上,观念的更替需要“知晓、劝服、决定、确定”四个阶段,单向的、单调的、单一维度的“宣传”,常常无法完成这个过程。
而我们“木文化”传播的生态,还有很大局限:学界着眼于“宣传”、媒介追求关注度,实业界忙着挣钱。
职责彼此割裂,很难形成合力。
笔者认为,促进积极的木材消费,需要木业人不满足于既有的本分,积极打破边界,从科学、政策、产业的宏观角度发声。
文章来源:木材王国(如有侵权,立马删除)